乌克兰的夜空,被728架伊朗制造的“沙赫德-136”自杀式无人机(乌克兰方面称之为“见证者”)和6枚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染成一片火海。这场史无前例的空袭,不仅粉碎了乌克兰引以为傲的防空体系,更将大国博弈的阴霾笼罩在每一个乌克兰人的心头,同时也狠狠地回击了特朗普此前“炸平莫斯科”的威胁。
这场空袭的规模令人震惊。7月9日凌晨,俄罗斯军队动用图-95战略轰炸机和米格-31K战斗机等多种平台,向乌克兰全境发起饱和式攻击。 728架自杀式无人机如同蝗虫般铺天盖地而来,伴随它们的还有13枚导弹,其中6枚是号称“无法拦截”的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。 俄军精确打击了乌克兰的关键目标:哈尔科夫导弹师基地,储存北约弹药的卢茨克汽车厂仓库,以及日托米尔州奥泽尔诺耶机场的军火库——这些都是乌克兰后勤补给的命脉。 全球火灾监测系统的热成像图上,从乌克兰西部到东部,出现了一连串刺眼的红点,其中日托米尔机场军火库的大火尤其猛烈,甚至蔓延至战斗机停机坪。
乌克兰的“防空神话”在这次空袭中彻底破灭。 乌克兰空军最初宣称击落了718个目标,拦截率超过90%。然而,现实却是残酷的:多地消防队疲于奔命,卢茨克的弹药库大火持续燃烧至第二天仍未扑灭。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边夸赞“绝大多数目标被拦截”,一边却向西方国家呼吁加大对俄罗斯石油的制裁——毕竟,俄军使用的无人机每架成本不到2万美元,而乌克兰军方一枚爱国者拦截导弹的造价高达400万美元。
展开剩余67%这场空袭的时间点,精准得如同精确计算过一般。7月8日,特朗普被爆料曾私下威胁普京:“如果你敢攻击乌克兰,我就炸平莫斯科!”尽管普京仅以一句“我不信”回应,但俄罗斯的回应却来得迅速而有力。 就在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宣布“已经批准向乌克兰运送防御性武器”并考虑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的同时,俄罗斯的轰炸机已经挂载弹药升空。 美国反复无常的态度,最终激怒了俄罗斯,直接导致了这场大规模空袭。此前,五角大楼以“弹药库存告急”为由暂停了对乌克兰的爱国者导弹和155毫米炮弹的援助,这令泽连斯基不得不召见美国驻乌克兰代办抗议。 然而,特朗普随后却突然改变立场,恢复并计划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,甚至传出要额外提供一套爱国者系统。 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对此嘲讽道:“白宫的犹豫,暴露了他们的软弱。”
这场战争背后,俄乌双方都在“掏家底”。 俄罗斯能够发动“无人机海战术”,其底气源于无人机产能的快速提升。情报显示,俄罗斯本土的沙赫德无人机生产线日产量已达千架,未来每天800-1000架的饱和式攻击或将成为常态。 同时,俄罗斯也在努力解决兵力短缺问题:普京7月初签署法案,允许无国籍人士加入俄军合同兵,甚至有传闻称俄罗斯向朝鲜寻求3万兵力支援(实际仅有50名工兵抵达)。 而乌克兰军队则陷入了“拦截经济账”的困境。为了应对空袭,乌克兰军队冒着巨大风险部署“拦截无人机”和机动火力小组,宣称用廉价技术击落了数十架俄军无人机。然而,前线士兵的损失仍在不断增加——俄罗斯国防部7月9日通报称,当天歼敌1280人,仅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就发生了67次战斗。
当政客们还在争论导弹型号时,乌克兰人民却在防空洞中清点伤亡。 7月8日,苏梅州一家三口在空袭中丧生,哈尔科夫市医院挤满了34名伤员。 尽管7月9日的大轰炸后,乌克兰方面声称“袭击未造成重大伤亡”,但卢茨克市民拍摄的视频显示,汽车厂仓库发生剧烈爆炸,蘑菇云映红了半边天。 欧洲议会7月9日紧急通过决议,谴责俄罗斯军队“无差别攻击民用设施”,并誓言追究战争罪行。 然而,这并不能阻止更多的火光亮起——深夜,基辅的防空警报声中,有网民无奈地发帖自嘲:“泽连斯基说拦截了90%,但另外10%偏偏总掉在我家隔壁。”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